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辨析題或者簡答題-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6-03 10:26:10復 習 題一、辨析題或者簡答題1、唯心主義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這是錯誤的觀點。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作為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方面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不是劃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標準。堅持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堅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義和某些唯心主義者都承認的觀點。2、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答案要點]這一觀點是不對的。世界的統(tǒng)一性問題,講的是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有沒有統(tǒng)一性,即有沒有共同的本質或本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不僅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物質性,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 是一個錯誤的折中主義的命題,之所以是錯誤的,是因為 存在 是什么,在這里,是不明確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是統(tǒng)一于精神,這是唯心主義的命題;;反過來,如果存在是物質,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就是統(tǒng)一于物質,這是唯物主義的命題。3、脫離物質的運動和脫離運動的物質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運動就是物質,物質就等同于運動。[答案要點]這一觀點是不對的。脫離物質的運動和脫離運動的物質都是不可想象的,這個論斷表明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反映了物質和運動的聯(lián)系。但把物質和運動等同起來則是不正確的。物質和運動是有區(qū)別的。物質是標明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而運動則是表明這種客觀實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疇。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而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二者是有區(qū)別。4、唯物主義都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答案要點]這一觀點是不對的。唯物主義都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世界的本原。馬克思主義以前的舊唯物主義則是 半截子 唯物主義;;它們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一到社會歷史領域,就陷入了唯心主義,認為是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實踐的客觀實在性,認為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正確指出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5、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答案要點]這一觀點是正確的。從實踐出發(fā)去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 ,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首先,構成社會的人是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推動社會運動的力量是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次,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不斷進行的社會實踐;;再次,實踐既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xiàn),也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現(xiàn)和本質特性。因此,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6、運動和發(fā)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答案要點]這一觀點不準確。聯(lián)系和發(fā)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既是客觀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導致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運動只是事物發(fā)展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是發(fā)展,發(fā)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7 .矛盾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答案要點 〕這一觀點是正確的。矛盾規(guī)律也即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之所以說矛盾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這是因為:矛盾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根本內容和永恒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么會發(fā)展的問題;矛盾規(guī)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范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guī)律和范疇的 鑰匙 ;矛盾規(guī)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矛盾分析法。8.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它們都是無條件存在的,絕對的。[答案要點]這一觀點是不對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哲學范疇。對立和統(tǒng)一分別體現(xiàn)了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的對立屬性又稱斗爭性,矛盾的統(tǒng)一屬性又稱同一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矛盾斗爭性的絕對性體現(xiàn)了物質運動的絕對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對性體現(xiàn)了物質靜止的相對性。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與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相結合,構成事物的矛盾運動,推動事物的發(fā)展。9.否定就是新舊事物之間 一刀兩斷 ?!?答案要點 〕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否定是事物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否定是新舊事物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新事物孕育產生于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的;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 揚棄 ,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10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就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二者都是對客觀真理的否定?!?答案要點 〕這一觀點是不對的。上述觀點不等同。所謂客觀真理是指人的認識中含有不依賴于人的客觀內容,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是莊子的觀點,認為在 道 的高度去衡量,無所謂是非善惡。是相對主義真理觀,它否認真理的客觀性和檢驗真理有客觀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是說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這是由于人的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人的正確認識不僅具有客觀性,而且具有主觀性和差別性。而這些具有差別性的認識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應有實踐來檢驗。承認人的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觀真理。11.凡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都是直接經驗,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真實反映?!?答案要點 〕這一觀點是不對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是感性認識的感覺階段,是直接的感性經驗。由于認識主體和客體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對客觀事實的真實反映,有些則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虛假反映或騙局。視覺和聽覺是感性認識,它們具有直接性、豐富性,但是它的缺點是直觀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用科學態(tài)度加以分析,上升為理性認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該命題夸大感覺在認識中的作用,將感覺與事實相混淆,在理論上容易導致主觀唯心主義。12.認識是一個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的過程?!?答案要點 〕此觀點正確。一個正確的思想,往往需要經歷由實踐到認識、又由認識到實踐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這是受認識主體的限制和認識對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從客體上看,事物是復雜的,它的本質的暴露是一個過程。人的認識還要受歷史條件、科學技術條件、實踐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約;其次,認識主體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經驗以至身體素質等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對客觀事物特別是比較復雜的事物的認識,要經過實踐和認識的多次反復,不斷修正、補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確的思想。由于世界及其聯(lián)系和發(fā)展在空間和時間上是無限的,人的實踐的發(fā)展是一個過程,人的認識也必然是無限發(fā)展的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每一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13勞動發(fā)展史是理解全部社會發(fā)展史的 鑰匙 ?!?答案要點 〕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勞動在人類社會的產生和形成中起了決定作用。勞動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生產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全部社會關系的物質根源,它孕育著社會有機體未來發(fā)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說:勞動發(fā)展史是理解全部社會發(fā)展史的 鑰匙 。14.社會意識都屬于思想上層建筑。[答案要點」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社會意識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會存在的經濟基礎的社會意識才屬于思想上層建筑。如反映經濟基礎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屬于思想上層建筑,不反映經濟基礎的自然科學、邏輯學、語言學等不屬于思想上層建筑。15.錯誤的思想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錯誤的思想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是符合唯物主義反映論的正確論斷。唯物主義反映論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意識包括正確的意識或思想,也包括錯誤的意識或思想,它們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內容都是來自客觀物質世界,只不過,正確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錯誤的意識是對客觀存在歪曲的、顛倒的反映。錯誤的思想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錯誤的思想有其產生的客觀原型,如神、鬼等錯誤觀念的客觀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這一原型的主觀變形。第二,錯誤思想不是主觀自生的,而是有其產生的客觀物質根源,在階級社會有階級根源。第三,錯誤思想也隨客觀存在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在分析和克服錯誤思想時,就要分析這種錯誤思想產生和存在的客觀前提和根源。16 .經濟基礎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答案要點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經濟基礎并不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經濟基礎是在生產力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的,是被生產力決定的。生產力才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它決定了經濟基礎并通過經濟基礎決定著全部社會生活。該命題的錯誤實質在于把經濟基礎說成是社會最終決定力量,不了解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17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可能是積極的、進步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衰退的?!?答案要點 〕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在肯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同時,也承認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積極的、進步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衰退的,當它為適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進步力量,反之,就會成為阻礙社會發(fā)展的消極力量。18在知識經濟時代,價值的增長不是通過勞動,而是通過知識。〔 答案要點〕此觀點錯誤。(1 )商品生產過程是各種生產要素結合在一起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與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關系是不同的程,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與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關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價值的生產而言,土地、材料、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是商品使用價值的物質要素,與勞動者的具體勞動一起,共同構成了使用價值的源泉。但就商品價值的創(chuàng)造而言,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唯一源泉,離開了人的勞動,價值增長就不可能實現(xiàn),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 2 )在信息經濟社會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給人類的生產帶來極大的方便。在這一時代,知識和技術甚至成為首要的生產力。但價值的增長源泉仍是勞動,而不是知識。知識不創(chuàng)造價值,它本身的價值也必須通過生產者的具體勞動才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成為商品價值的一個構成部分。( 3 )此觀點的錯誤在于,沒有認清價值的來源。19 .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增加單位時間里的使用價值和價值量?!?答案要點〕此觀點錯誤。勞動生產率用單位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shù)量或單位商品耗費的勞動時間表示。商品的價值量由凝結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勞動生產率提高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shù)量,但不能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價值量。勞動生產率提高,意味著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減少,所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shù)量增加。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所以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就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一般人類勞動量來決定,而計量勞動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勞動時間,所以價值量就取決于勞動時間。生產同一商品的不同生產者,由于生產的主客觀條件的差異,他們各自的勞動時間即個別勞動時間的長短是不同的。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同一社會必要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chuàng)造的價值量是不變的,所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價值量。不論勞動生產率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單位時間內創(chuàng)造的價值量是不變的。20.勞動是一切財富和文化的源泉?!?答案要點〕此觀點錯誤。財富的物質內容是使用價值。價值要以使用價值即財富為物質承擔者,但生產使用價值即財富的勞動,并不必然生產價值。在一切自然經濟中的勞動都生產財富,但不形成價值。但勞動也不是財富生產的唯一要素。財富是所有生產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的。在財富生產中,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馬克思肯定各種生產要素在財富生產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說: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 配第所說, 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財富是由各種生產要素共同生產的,這就為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參與財富分配提供了經濟依據。文化是以意識形態(tài)為主要內容,包括行為規(guī)范、風俗習慣在內的意識形式,包括勞動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是文化的來源,勞動也只是文化的來源之一。21.剩余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答案要點」此觀點正確。剩余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它是由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以上的那部分價值。剩余價值不能在流通領域中產生,因為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等價交換只是價值形式的變換,不等價交換只是對既定的總價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產生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的產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只有在流通領域中商品生產者之間才能發(fā)生關系,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資本家不把貨幣投人流通,購買勞動力商品,剩余價值無法產生;凝結了勞動者剩余勞動的商品不在市場上銷售出去,剩余價值也不可能實現(xiàn)。22壟斷價格是壟斷資本家憑借壟斷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價值規(guī)律?!?答案要點 〕此觀點錯誤。壟斷價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觀經濟條件的制約。壟斷價格雖與價值有較大偏離,但從全社會看壟斷部門和非壟斷部門的市場價格總量是在社會產品的價值總量基礎上進行調節(jié)的。而且,壟斷價格制定仍會受到市場需求、供給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約。因此,社會產品價值總量仍是壟斷價格變動的軸心。23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客觀歷史進程?!?答案要點 〕此觀點正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到高級階段出現(xiàn)的一種現(xiàn)象,是伴隨著科技和社會生產達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大大加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減,規(guī)范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國際規(guī)則逐步形成而出現(xiàn)的一種客觀歷史進程。早在 150 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科學預見到了 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tài),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 的趨勢。冷戰(zhàn)結束后,經濟全球化加速發(fā)展,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不以任何人、任何國家的意志為轉移。任何國家都只有積極參與,趨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發(fā)展。24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的一種特殊模式,中國可以在一部分地區(qū)試驗?!?答案要點 〕此觀點錯誤。民主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是兩個不同的思想體系,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和觀點上,科學社會主義堅定不移地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又在把馬克思主義同時代特征、客觀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推進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反之,民主社會主義卻由信奉馬克思主義,逐步變?yōu)榘咽澜缬^中立、指導思想多元化奉為自己的思想綱領。第二,在對待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態(tài)度上,科學社會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有其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和現(xiàn)實依據,但也具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固有矛盾和弊端,因此,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而民主社會主義從最初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作為目標,逐步發(fā)展為僅僅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價值追求,進而把社會主義從人類社會發(fā)展階段的選項中排除出去,最后認為資本主義已經無可取代。因此,民主社會主義既非純粹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因為它繼承了社會主義的一些價值目標;也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因為它不堅持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不承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民主社會主義在某些方面如在提倡社會保障、促進社會公平、促進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xiàn)實來看,民主社會主義都不適合中國國情。它不是社會主義的一種特殊模式,在我國不能搞這種試驗。25社會主義的目標是社會的發(fā)展?!?答案要點」此觀點不全面。社會發(fā)展主要指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其成果表現(xiàn)為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社會發(fā)展是人類生產力不斷提高,人們的社會關系不斷進化的過程。促進社會發(fā)展是社會主義的重要任務和目標,但卻不是社會主義的唯一任務和目標。社會主義的目標是要實現(xiàn)人和社會的共同發(fā)展。26社會主義首先在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是一種 反常現(xiàn)象 ?!泊鸢敢c 〕社會主義首先在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勝利是一種 反常現(xiàn)象 ,。這一觀點是錯誤的。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時候,是以高度社會化的資本主義大生產作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物質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實踐超越了馬克思恩格斯當年的預期,社會主義革命并不是在生產社會化程度最高的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實現(xiàn),而是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俄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相繼取得了勝利。這是因為:第一,革命的客觀形勢和條件決定了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先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人社會主義。無論是當時的俄國還是中國,勞動群眾所受的多重壓迫和剝削格外深重,使社會矛盾特別尖銳,導致社會革命的主客觀條件的成熟:反動統(tǒng)治階級已經不可能照舊不變地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也不能照舊地生活下去了。同時,馬克思主義政黨已經能夠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正確地分析革命的客觀條件和革命隊伍本身的狀況,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斗爭策略,廣泛發(fā)動和組織群眾,運用各種斗爭形式,直到發(fā)動武裝起義,進行武裝斗爭,奪取革命的勝利。第二,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先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進人社會主義,并不違背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從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來看,一定的社會形態(tài)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現(xiàn)先進的生產關系長期建立在落后的生產力的基礎上,也不可能出現(xiàn)落后的生產關系能夠長期容納先進的生產力的現(xiàn)象。但是如果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某個階段來看,則又會出現(xiàn)參差不齊、相互交錯的現(xiàn)象。生產力的發(fā)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在不變更生產關系生產力就不能發(fā)展的情況下,生產關系的變更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方面了。從歷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隸制、資本主義社會取代封建社會,也有不是從最發(fā)達的地方開始而是從薄弱的或不發(fā)達的地方開始的先例。總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率先進入社會主義,也是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作用的結果。那種把首先在相對落后的國家取得社會主義勝利看作是 反?,F(xiàn)象 , 把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看作是 畸形的早產兒 的觀點是錯誤的。27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描述〔答案要點 〕(1) 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2) 社會關系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3) 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二 論述題1、試述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并用這一原理闡明如何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答:(1)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真理的兩重屬性或兩個方面,它們是相互對立的。真理的絕對性即絕對真理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都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第二,每一個真理性認識的獲得,都是向無限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和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認了真理的絕對性。真理的相對性即相對真理是指:第一,從廣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對無限發(fā)展的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確反映,認識有待于擴展。第二,從深度來看,任何真理都是對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層次近似正確的反映,認識有待于深化。承認真理的近似性和承認真理有待于發(fā)展,也就承認了真理的相對性。(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又是辯證統(tǒng)一的。首先,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是相互聯(lián)結、相互滲透的,真理的絕對性寓于相對性之中,并通過相對性表現(xiàn)出來,真理的相對性之中有絕對性,包含著絕對性的成分。其次,真理是一個由相對性向絕對性轉化的發(fā)展過程,每一個真理都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真理由相對走向絕對的發(fā)展過程是永無止境的。如果割裂它們的統(tǒng)一,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的絕對主義真理觀或相對主義真理觀。(3)這一原理,對于我們正確地對待馬克思主義有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它也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tǒng)一。它正確地反映了世界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具有絕對性,因此,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但它并沒有窮盡一切事物及其規(guī)律,仍需要在實踐中發(fā)展,具有相對性,因此,必須豐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既要反對教條主義,又要反對 過時 、 無用 論。2.試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不少于三個)、認識論(不少于一個)、唯物史觀(不少于二個)的基本原理闡述 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的科學發(fā)展觀的哲學依據。試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不少于三個)、認識論(不少于一個)、唯物史觀(不少于二個)的基本原理闡述 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的科學發(fā)展觀的哲學基礎。A.辯論法:(1)發(fā)展是指事物運動的過程---本質新陳代謝(完善市場體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2)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決矛盾才能發(fā)展,提出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正是針對發(fā)展中的矛盾(五個方面的不協(xié)調不和諧)(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的轉換,十七大提出 兩個沒有變 (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發(fā)展生產力主要矛盾,但發(fā)展的目的性(以人為本)和協(xié)調性、持續(xù)性,成為主要矛盾方面(和諧社會的哲學基礎)。矛盾主要方面的轉換:a、 從強調發(fā)展到強調發(fā)展的目的性 b、經濟發(fā)展到全面協(xié)調及持續(xù)發(fā)展(5)事物發(fā)展普遍聯(lián)系性和過程性,要求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及持續(xù)發(fā)展B.認識論(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動力和檢驗標準(1)針對發(fā)展實踐中的問題---不和諧,不協(xié)調---源泉、動力(2)執(zhí)政能力---執(zhí)政水平--認識再實踐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如何執(zhí)政--如何認識發(fā)展的問題)(3)正確認識來源于實踐并反過來能動性指導實踐??茖W發(fā)展觀----和諧社會的提出,體現(xiàn)了用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C. 唯物史觀(1) 發(fā)展是第一要義 體現(xiàn)了生產力推動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2) 以人為本 體現(xiàn)了發(fā)展的目的的實質, 體現(xiàn)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和要求。(3) 和諧社會 作為中國特色主義的本質屬性,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性,體現(xiàn)了人們在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必然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自然規(guī)律,實現(xiàn)社會發(fā)展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3.試用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說明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文化 軟實力 的重要意義。[答案要點]( l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但社會意識又有其自身特有的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相對獨立性。最突出的表現(xiàn)即在于它對社會存在產生重大的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fā)展起推動和促進作用;落后的、反動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fā)展起延緩和阻礙的作用。提高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文化 軟實力 ,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已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物質文明建設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這時精神文明的作用就日益凸顯出來。根據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我們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精神文化素質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進一步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從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4.如何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堅持這一原理對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義?(聯(lián)系實際論述)[答案要點](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狀況;生產力的發(fā)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和方向;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2)生產關系的反作用。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不適合生產力的生產關系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生產關系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是否適合生產力。(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兩者的矛盾運動。生產力總是活躍的因素,生產關系則相對穩(wěn)定。兩者的矛盾運動構成了 基本適合 不適合 基本適合 的矛盾運動過程,體現(xiàn)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和趨勢。(4)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基本規(guī)律。它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哲學基礎。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的某些方面、環(huán)節(jié)和具體制度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自我完善。這一規(guī)律指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國的生產力是相對落后的、多層次的,我國的生產關系應當適合生產力的這種狀況: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什么是跨國公司?怎樣認識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跨國公司的作用?(聯(lián)系實際論述)跨國公司是現(xiàn)代企業(yè)發(fā)展到國際化生產的產物,是在兩個或更多國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進行有效控制和統(tǒng)籌決策,從事跨越國界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實體。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國公司已成為參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的極為重要的經濟實體,對推進全球經濟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第一、有力推動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的發(fā)展。第二、有力推動了生產要素的全球性流動,促進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重組。第三、有力推動了國際貿易發(fā)展,促進世界貿易規(guī)模不斷擴大。第四、有力推動了科技研發(fā)應用,促進現(xiàn)代生產力的發(fā)展。第五、有力推動了貿易規(guī)則的健全和完善,促進國際貿易健康有序進行。當然,跨國公司在推進經濟全球化的同時,給世界經濟發(fā)展也帶來一定消極影響。1、某些不正當競爭造成世界貿易摩擦不斷。2、影響了一些國家經濟的自主發(fā)展。3、跨國公司向所在國家轉嫁經濟危機。4、全球化過程中也造成國家間貧富差距擴大。5、是轉移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聯(lián)系實際論述)6.試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內容。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原因:第一,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fā)展,特別是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達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輸?shù)某杀?,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lián)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第二,跨國公司的發(fā)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yè)組織形式,大大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國家紛紛放棄計劃經濟體制,轉而向市場經濟過渡,這樣就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guī)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制環(huán)境,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內容:生產的全球化:第一,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全球生產體系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整個地球仿佛是一個大工廠;第二,貿易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擴大、服務貿易發(fā)展迅速、參與貿易的國家急劇增加。第三,金融全球化:表現(xiàn)為,首先,國際債卷市場融資規(guī)模迅速擴大;基金市場迅速成長;金融市場高度一體化。第四,企業(yè)經營的全球化:這個的重要標志是跨國公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體,跨國公司的迅速發(fā)展,使生產、資本和商品的國際化進一步加深,大大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7.試述馬克思的資本循環(huán)和資本周轉理論及其對社會主義企業(yè)生產經營的指導意義。1、答:(1)資本循環(huán)理論的中心問題是資本運動的連續(xù)性。為了保證資本循環(huán)連續(xù)進行,單個產業(yè)資本,必須按其再生產過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使它們在空間上并列存在,在時間上相繼轉化。這一理論除開它的資本主義性質,對社會主義企業(yè)的資金循環(huán)也是適用的。社會主義企業(yè)的資金,也必須根據再生產要求分為三個部分,也必須使三部分資金在空間上并列存在和在時間上相繼轉化,即做到人、財、物合理配置和產、供、銷三者互相連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資金循環(huán)連續(xù)不斷。這也是社會主義企業(yè)資金運動的規(guī)律。只有自覺認識和利用這一規(guī)律,才能加速資金運動,搞好社會主義企業(yè)的生產經營。(2)資本周轉就是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huán)??疾熨Y本周轉,主要是分析資本周轉速度及其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資本周轉速度與周轉時間成反比,而與周轉次數(shù)成正比。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生產資本的構成即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重,以及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長短。資本家總是力圖加快資本周轉,因為加快資本周轉,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投入的資本數(shù)量,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換句話說,可以更少的資本投入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從而增加年剩余價值量和提高年剩余價值率。除開資本主義形式,資本周轉的上述原理,對社會主義企業(yè)的資金來說,是完全適用的,因為它反映的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一般原理。資金周轉速度是影響社會主義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加快社會主義企業(yè)資金的周轉速度,可以節(jié)省資金,提高資金利用率,增強企業(yè)的經濟效益。8.運用馬克思關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有關原理,分析我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供過于求對社會再生產的影響以及對策?!?答案要點」( l )馬克思認為,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問題,即社會總產品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部分產品供過于求,表明這部分產品沒有通過市場交換實現(xiàn)價值上的補償和實物上的替換,從而影響社會總產品的實現(xiàn)。( 2 )馬克思把社會生產劃分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認為兩大壁壘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要求按比協(xié)調發(fā)展;生產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均應保持平衡。部分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供過于求,影響兩大部類內部和兩大部類之間的比例均衡,影響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3 )按照馬克思關于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上述原理,應堅持市場需求組織生產,應對我國現(xiàn)有產業(yè)結構進行合理調整,使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的供給與需求基本平衡,實現(xiàn)社會再生產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聯(lián)系實際論述)9.試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說明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意義。[參考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發(fā)展對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的統(tǒng)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lián)結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統(tǒng)一的原理,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理論依據。(4)我們既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則,又必須注意中國的特點,從中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實際出發(fā),走自己的路。只有這們,才能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9.試述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指導意義。(聯(lián)系實際論述)[參考答案](1)客觀規(guī)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主觀能動性是指人類所特有的能動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的統(tǒng)一。尊重客觀規(guī)律是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觀規(guī)律,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客觀規(guī)律的必要條件,只有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規(guī)律。(3)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要有嚴肅的科學態(tài)度,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反對盲目蠻干。(4)同時必須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反對墨守成規(guī)。10以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的原理為指導,說明如何正確認識和解決我國的人口問題。(聯(lián)系實際論述)[參考答案](1)人中因素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之一,它對社會發(fā)展起制約和影響作用。第一,一定數(shù)量的人口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狀況對社會的發(fā)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續(xù)作用;與物質生產相適應的人口狀況,最有利于促進社會發(fā)展。(2)我國存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突出地表現(xiàn)為人口數(shù)量多,一段時間內增長過快,人口生產與物質生產比例嚴懲失調,從而導致了人口生產與經濟建設之間的尖銳矛盾,并且?guī)砹艘幌盗猩鐣栴}。(3)必須采取適當措施解決我國的人口問題。一是要自覺地、有計劃地對人口生產實行調節(jié)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長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質量,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11. 中國在國內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同時,在國際上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 請分析:(1)中國提出這些主張的哲學依據;(2)從這一依據出發(fā),在解決矛盾(不和諧)問題的方法論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聯(lián)系實際論述)答案要點:(1)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哲學依據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特別是關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或統(tǒng)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內在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是事物的穩(wěn)定、和諧狀態(tài)。同一性對于事物發(fā)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矛盾雙方互為存在的條件,矛盾雙方可以利用對方的發(fā)展使自己獲得發(fā)展;②由于矛盾雙方相互包含,矛盾雙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fā)展;③由于矛盾雙方彼此相通,矛盾雙方可以向著自己的對立面轉化而得到發(fā)展,并規(guī)定著事物發(fā)展的方向??傊芡恍运蟮慕y(tǒng)一體的穩(wěn)定狀態(tài),是事物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在促進事物發(fā)展,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中,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2)強調矛盾同一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論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強調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獲得發(fā)展這一解決矛盾的方法,而是強調用緩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擱置矛盾的方法解決問題,努力尋找各方利益的共同點,求同存異,兼顧各方利益,以達到互利共贏。12.目前,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在總體穩(wěn)步增長的同時,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卻在拉大。請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理論和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xiàn)的目標,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分析。答案要點:(1)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們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擴大,特別是,由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過低,目前我國城鄉(xiāng)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制約著百姓消費能力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在克服分配領域中的平均主義弊端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們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過大問題,避免出現(xiàn)兩極分化。(2)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在我國現(xiàn)階段有其客觀性。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會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實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實行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把調動積極性、提高效率放在優(yōu)先位置,也會便收入差距拉大。(3)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所以,我們又不能讓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國家必須實行效率與公平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對低收入者實行補助,征收累進的收入所得稅等措施,避免出現(xiàn)兩極分化。(聯(lián)系實際論述)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練習題: 簡答題-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5-21 10:45:18練習題:簡答題1. What is the full name of the United Kingdom?It is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2. What are the four political divis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They are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3. Why did William I have the Domesday Book compiled?William I had the Domesday Book compiled 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a reliable record of all his land, his tenants and their possessions and to discover how much his tenants could be asked to pay by way of taxes.4. What were the emblems of the Houses of York and Lancaster?The emblem of the House of York was a white rose and the emblem of the House of Lancaster was a red rose.5. What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s one whose power is limited by Parliament.6. What was Puritanism noted for?It was noted for simple dress, high moral standards and very egalitarian attitudes.7. Where does the Sovereign s coronation take place?The Sovereign s coronation takes place at Westminster Abbey in London.8. How does the United States rank amo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 population and area?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the third-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population and the fourth-largest country in area.9. What are the five Great Lakes of the United States?They are Erie, Huron, Michigan, Ontario, and Superior.10. What role does tourism play in Hawaii s economy?Tourism is Hawaii s most important industry.11. In what way were the Puritans different from the Pilgrims?The Pilgrims were mostly poor, labouring people while the Puritans were wealthy, well-educated gentlemen.12. Why did the Civil War break out?The Civil War broke out because the southern states left the Union and formed a new nation but president Lincoln was determined to maintain the Union.13. What was the basic demand of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The basic demand was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14.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The Act outlawed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housing and employment.15. How does the United States rank amo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 the total value of its economic production?The United States ranks first amo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 the value of its economic production.16. What are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government?They are the legislative, the executive and the judicial.17. How are the two chambers of Congress made up?The Senate is composed of two members from each state, with a total number of 100 while membership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is based on population. Currently the House has 435 members.18. What is the typical food for Thanksgiving dinner?The typical food is roast turkey, pumpkin pie and cranberry sauce.19. What does the Irish parliament consist of?The Irish parliament consist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Dail Eireann) and the Senate (Seanad).20. What areas have long been major U.S centers of manufacturing?The Midwest and Northeast.21. Which sport is regarded as typically English?Cricket is the most typically English sport.22. In which British industry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i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an in Britain s textile industry.23. What are the two large island that make up the British Isles?They are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24. Who was the French national heroine during the Hundred Year s War who helped the French to drive the English out of France?Joan of Arc.25. What w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doption of the Bill of Rights?The adoption of the Bill of Rights in addition to the Constitution completed the foundation of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system.名詞解釋1.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英聯(lián)邦The British Empire was replaced by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r theCommonwealth of Nations in 1931.It is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were once colonies of Britain. Member nations are joined together economically and have certain trading arrangements.The Commonwealth has no special powers. The decision to become a memberof the Commonwealth is left to each member n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50 members counties whit in the commonwealth (1991).2. William the Conqueror 威廉征服William was Duke of Normandy. He landed his army in Oct.1066 and defeated king Harold. Then he was crowned king of England on Christmas Day the same year. He established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and the feudal system in England.3. Norman ConquestThe Norman Conquest of 1066 is perhaps the best-known event in English history. William the conqueror confiscated almost all the land and gave it to his Norman followers. He replaced the weak Saxon rule with a strong Norman government. So the feudal system was completely established in England.4. The Black DeathIt is a modern name given to the dearly bubonic plague, an epidemic disease spread through Europe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particularly in 1348-1349. It came without warning, and without any cue. In England, it killed almos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ausing far-reach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5. The Wars of Roses玫瑰戰(zhàn)爭The name Wars of the Roses was refer to the battles between the House of Lancaster, symbolized by the read rose, and that of York, symbolized by the white, from 1455 to 1485. Henry Tudor, descendant of Duke of Lancaster won victory at Bosworth Field in 1485 and put h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the Tudors. From these Wars, English feudalism received its death blow. The great medieval nobility was much weakened.6.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光榮革命In 1685 Charles II died and was succeeded by his brother James II. James was brought up in exile in Europe, was a Catholic. He hoped to rule without giving up his personal religious vies. But England was no more tolerant of a Catholic king in 1688 than 40 years ago. So the English politicians rejected James II, and appealed to a Protestant king, William of Orange, to invade and take the English throne. William landed in England in 1688. The takeover was relatively smooth, with no bloodshed, nor any execution of the king. This was known as the Glorious Revolution.7. Constitutional monarchy君主立憲制It is a political system that has been practised in Britain since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 According to this system, the Constitution is superior to the Monarch. In law, the Monarch has many supreme powers, but in practice, the real power of monarchy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and today the Queen acts solely on the advice of her ministers. She reigns but does not rule. The real power lies in the Parliament, or to be exac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8. Boston Tea PartyIn 1773,when ships of tea reached Boston and the governor was determind to see that tea was legally protected in its distribution, several dozen Boston residents dressed as indians boarded the ships at night and threw $75,000 worth of tea into the harbor. this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Boston Tea Party .9. the Truman DoctrineThe Truman Doctrine mean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support any country which said it was fighting with communism.10. the Marshall PlanThat is, in order to protect Western Europe from possible soviet expansion, the United States decided to offer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comomic aid.11.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It outlawed discrimination not only in public housing, but also in employment on the basis of race, colour, religion, sex, or national orgin.12. The Hundred Years WarIt refers to the fight-and cease war between France and England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 120 years.(1337-457) The causes were partly territorial and partly economic. After three stages of the war was over, the English were driven out of France with only Calais in hand. The ending of the war is regarded as a blessing for both countries.13. European union歐盟EC stands for European community .EC is now called European union(EU).it is an organization of 15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at promotes cooperation among its members.14. The New Deal----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Depression,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put forward the New Deal program. It passed a lot of New Deal laws and set up many effici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The New Deal helped to save American democ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economy.15. the poverty line---it is based on the income that households need to eat adequately without spending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ir income on food.1.Please state the reason, defini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ars of the Roses (1455-1485).Answer:① Reason: After the Hundred Years War, nobles had to seek a new outlet for their ambition by an attempt to dominate the government at home.② Definition: It referring to these battles between the great House of Lancaster, symbolized by the red rose, and that of York, symbolized by the white.③ Significant: From these wars feudalism received its deathblow. The great medieval nobility was much weakened and discredited. The king s power now became supreme. But the interests of the majority of the common people were not deeply engaged.2.Please stat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Answer:The causes were partly territory and partly economic. The French king tried to take back the territory occupied by the Norman. Economically,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kings wanted to control the Flemish cloth manufactures in Europe. As a result, the tow countries fought for about hundred years.Consequences of the war①The English lost the war. The expulsion of the English from French is regarded as a blessing for both countries.② It helped English national identity as well as French national identity. ③Two separate nation were born after the war.

2016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管理學)精選模擬試題及答案五-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2016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管理學)精選模擬試題及答案五發(fā)布時間:2017-09-04 20:56:011). 居民代表會議有權撤換和補選居民委員會成員。( )正確答案:錯2). 認為 領導是影響和支持其他人為了達到目標而富有熱情地工作的過程 的是( )。A.約翰 科特B.哈羅德 孔茨和海因茨 韋里克C.斯蒂芬 羅賓斯D.約翰 紐斯特羅姆和基斯 戴維斯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題干的說法是約翰 紐斯特羅姆和基斯 戴維斯的觀點。約翰 科特指出,領導有著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有助于引導和動員人們的行為和(或)思想的過程;一是指處于正式領導職位的一群人。哈羅德 孔茨和海因茨 韋里克認為領導是影響人們心甘情愿地和滿懷熱情地為實現(xiàn)群體的目標而努力的藝術或過程。斯蒂芬 羅賓斯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一個群體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